「我最害怕帶小明去醫院了,每次都好像跟他打了一仗似的,弄得人仰馬翻,疲累不堪!」 「孩子生病已經夠可憐了,帶他去醫 院,就像在押犯人似的;雖然是為他好,但看他害怕又痛苦的樣子,實在很心疼。」 相信帶孩子看醫生是許多家長的夢魘,但是醫生卻是孩子成長過程中,不可避免會接觸到的人之一,大人們自己有時也會「望而生懼」,更遑論希望生了病的孩子能有多大的耐性來忍受。
自從全民健保開辦之後,各大醫院門診常出現人滿為患的狀況,醫生有時一個門診下來要看一、兩百個病人,相對的壓縮了病患看診的時間,因此急於看診的醫生有時難免耐性不足,往往使孩子更加恐懼而不願意乖乖合作;更糟的是,有時爸媽一急就會脫口說出:「再不乖乖的聽醫生的話,等一下醫師叔叔會打針喔!」或是「如果不好好吃藥,下次來就要打針了!」等之類略帶威脅的口吻,讓孩子對「看醫生」產生不好的印象、留下了不愉快的經驗。
到底,家長們應該如何幫孩子克服恐懼,讓帶孩子看醫生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呢?
看病前,先跟孩子說明看病的流程 台北市內湖弘育診所朱育立醫師說:「看病前可以先跟孩子溝通,問問孩子身體不舒服的症狀,告訴孩子,如果醫生可以『幫忙』的話,願不願意讓醫生試一試?」
許多家長以為孩子太小還不懂,不用跟他解釋太多;事實上,「孩子越清楚自己即將面對的狀況,越有安全感,也會比較願意跟醫生合作。」朱醫師進一步表示:「家長可以告訴孩子,我們是來找醫生叔叔(阿姨)幫忙的,他會讓你舒服一點。醫生檢查的時候,你要記得把嘴巴張開,他會看看你的嘴巴還有耳 ,並聽聽你的心臟有沒有撲通撲通的跳喔!這些一點都不痛。然後你只要乖乖的配合吃藥,很快就可以把身體裡的細菌趕走,會感覺舒服許多。」
如果是預期會有打針等容易讓孩子害怕的治療時,朱醫師認為,家長可以告訴孩 子:「要先給醫生檢查。」而不要直接提到孩子害怕的打針過程,不過,千萬不要「 騙」孩子說一定不會打針之類,免得說了一次謊,使得孩子以後很難再相信父母的話。
候診時,利用周遭環境轉移孩子的焦慮
進到候診室裡準備看診了,這時候的孩子很容易因為醫院的氣氛而心生警戒,加上看診室內若傳出了孩子的哭聲、抗拒聲,更會讓孩子感到恐懼,恨不得逃離現場。
朱醫師表示,此時家長可以觀察醫院的候診室周遭是否有魚缸、電動車等設施,利用在候診時帶孩子看看魚兒游泳、或是坐電動車轉移焦慮的情緒;若是醫院裡沒有這些設施,還是可以帶孩子看看周圍是否有任何可以抒解孩子情緒的東西,例如:熟悉的卡通人物圖案、可愛動物字母圖卡、貼紙、故事書或可供著色、塗鴉的畫冊,這些東西都可安撫及轉移孩子看診前的壓力與不安。
看診時,以溫柔、輕鬆的態度來面對
「父母就像是孩子的一面鏡子,會照映出孩子的處世態度。」朱醫師表示,由於孩子生病,父母多半處於焦急、無助的狀態,這樣的情緒其實無形中會影響到孩子,讓孩子跟著也產生莫名的恐懼與焦慮,影響孩子看醫生的意願。朱醫師進一步說明:「有個聽力正常,卻很怕打雷、閃電的母親,生了個先天性耳聾的孩子,有一天打雷、閃電時,這位母親懷裡正抱著這個懵懂無知的孩子,按理孩子聽不到雷聲,並不會因為雷聲和閃電而害怕;可是因為打雷當時,母親恐懼的眼神及因恐懼而顫抖的雙手,讓這名失聰的孩子感覺到了,所以孩子也跟著哭了。他哭不是因為打雷,而是他知道媽媽在害怕,頓時失去安全感,所以他也跟著害怕的哭了。」同理,如果父母親可以用較輕鬆且理性健康的態度來面對孩子生病問題,相信孩子也能以從容的方式來面對醫生,不容易有「莫名恐懼」的情緒產生。另外,在醫生看診檢查時,父母也應該溫柔的誘導孩子來配合,避免用恐嚇或暴力的方式強迫孩子,以免在孩子心中留下不可避免的傷害。
看診後,獎勵孩子的配合行為與安撫他的不安情緒
如果孩子在看診當時表現很好,配合度高,父母應給予口頭讚美,獎勵孩子的正面行為,這樣可以加強孩子下次就診的意願。但若遇到看診時,醫師必須執行如打針等侵入性醫療行為時,看診後就必須立即安撫孩子恐懼及不安的情緒。例如:在孩子打針的傷口上貼上藥用膠帶,讓孩子覺得:「傷口已經被貼起來,不見了。」或是讓孩子跟玩偶玩打針的遊戲,讓孩子把就醫時的害怕情緒,藉由幫玩偶打針時宣洩出來,這樣也可抒解孩子因為醫療行為所產生的不安與恐懼的情緒。
在孩子成長的路上,醫生一直都是守護孩子健康的好朋友,父母要幫助孩子不抗拒看病,首先要幫孩子選擇熟悉、細心且有耐心的好醫生。「孩子非常敏感,他們會感受到這個醫生是否溫柔、具有善意。」朱醫師表示,通常細心的醫生在看病時,會先以手搓揉冰涼的聽診器,讓冰冷的器械在接觸孩子的肌膚前,變得溫暖些,降低孩子產生「瞬間冰冷」的不適感,同時也可以減緩看病對孩子帶來的不舒服。
另外,朱醫師也建議,讓孩子帶著心愛的玩具或布偶一起去看病,除了可以有效降低看診時,孩子所產生的緊張及焦慮感外,同時,孩子還可以假裝「帶心愛的玩偶去看病」一般,把醫生當成好朋友,和醫生建立起友誼。
到底,家長們應該如何幫孩子克服恐懼,讓帶孩子看醫生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呢?
看病前,先跟孩子說明看病的流程 台北市內湖弘育診所朱育立醫師說:「看病前可以先跟孩子溝通,問問孩子身體不舒服的症狀,告訴孩子,如果醫生可以『幫忙』的話,願不願意讓醫生試一試?」
許多家長以為孩子太小還不懂,不用跟他解釋太多;事實上,「孩子越清楚自己即將面對的狀況,越有安全感,也會比較願意跟醫生合作。」朱醫師進一步表示:「家長可以告訴孩子,我們是來找醫生叔叔(阿姨)幫忙的,他會讓你舒服一點。醫生檢查的時候,你要記得把嘴巴張開,他會看看你的嘴巴還有耳 ,並聽聽你的心臟有沒有撲通撲通的跳喔!這些一點都不痛。然後你只要乖乖的配合吃藥,很快就可以把身體裡的細菌趕走,會感覺舒服許多。」
如果是預期會有打針等容易讓孩子害怕的治療時,朱醫師認為,家長可以告訴孩 子:「要先給醫生檢查。」而不要直接提到孩子害怕的打針過程,不過,千萬不要「 騙」孩子說一定不會打針之類,免得說了一次謊,使得孩子以後很難再相信父母的話。
候診時,利用周遭環境轉移孩子的焦慮
進到候診室裡準備看診了,這時候的孩子很容易因為醫院的氣氛而心生警戒,加上看診室內若傳出了孩子的哭聲、抗拒聲,更會讓孩子感到恐懼,恨不得逃離現場。
朱醫師表示,此時家長可以觀察醫院的候診室周遭是否有魚缸、電動車等設施,利用在候診時帶孩子看看魚兒游泳、或是坐電動車轉移焦慮的情緒;若是醫院裡沒有這些設施,還是可以帶孩子看看周圍是否有任何可以抒解孩子情緒的東西,例如:熟悉的卡通人物圖案、可愛動物字母圖卡、貼紙、故事書或可供著色、塗鴉的畫冊,這些東西都可安撫及轉移孩子看診前的壓力與不安。
看診時,以溫柔、輕鬆的態度來面對
「父母就像是孩子的一面鏡子,會照映出孩子的處世態度。」朱醫師表示,由於孩子生病,父母多半處於焦急、無助的狀態,這樣的情緒其實無形中會影響到孩子,讓孩子跟著也產生莫名的恐懼與焦慮,影響孩子看醫生的意願。朱醫師進一步說明:「有個聽力正常,卻很怕打雷、閃電的母親,生了個先天性耳聾的孩子,有一天打雷、閃電時,這位母親懷裡正抱著這個懵懂無知的孩子,按理孩子聽不到雷聲,並不會因為雷聲和閃電而害怕;可是因為打雷當時,母親恐懼的眼神及因恐懼而顫抖的雙手,讓這名失聰的孩子感覺到了,所以孩子也跟著哭了。他哭不是因為打雷,而是他知道媽媽在害怕,頓時失去安全感,所以他也跟著害怕的哭了。」同理,如果父母親可以用較輕鬆且理性健康的態度來面對孩子生病問題,相信孩子也能以從容的方式來面對醫生,不容易有「莫名恐懼」的情緒產生。另外,在醫生看診檢查時,父母也應該溫柔的誘導孩子來配合,避免用恐嚇或暴力的方式強迫孩子,以免在孩子心中留下不可避免的傷害。
看診後,獎勵孩子的配合行為與安撫他的不安情緒
如果孩子在看診當時表現很好,配合度高,父母應給予口頭讚美,獎勵孩子的正面行為,這樣可以加強孩子下次就診的意願。但若遇到看診時,醫師必須執行如打針等侵入性醫療行為時,看診後就必須立即安撫孩子恐懼及不安的情緒。例如:在孩子打針的傷口上貼上藥用膠帶,讓孩子覺得:「傷口已經被貼起來,不見了。」或是讓孩子跟玩偶玩打針的遊戲,讓孩子把就醫時的害怕情緒,藉由幫玩偶打針時宣洩出來,這樣也可抒解孩子因為醫療行為所產生的不安與恐懼的情緒。
在孩子成長的路上,醫生一直都是守護孩子健康的好朋友,父母要幫助孩子不抗拒看病,首先要幫孩子選擇熟悉、細心且有耐心的好醫生。「孩子非常敏感,他們會感受到這個醫生是否溫柔、具有善意。」朱醫師表示,通常細心的醫生在看病時,會先以手搓揉冰涼的聽診器,讓冰冷的器械在接觸孩子的肌膚前,變得溫暖些,降低孩子產生「瞬間冰冷」的不適感,同時也可以減緩看病對孩子帶來的不舒服。
另外,朱醫師也建議,讓孩子帶著心愛的玩具或布偶一起去看病,除了可以有效降低看診時,孩子所產生的緊張及焦慮感外,同時,孩子還可以假裝「帶心愛的玩偶去看病」一般,把醫生當成好朋友,和醫生建立起友誼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