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6日星期五

孩子何時該掛急診?

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肝寶貝,每當孩子一出現身體不適等狀況,總是會讓家長心疼不已,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,抱著孩子直衝醫院急診室大門。其實,孩子不舒服的原因很多、顯現的症狀也不相同,本文將向家長們仔細說明,利用簡單的辨別方法深入了解並學會如何判別孩子是否需要掛急診,第一時間守護孩子的健康!
家長可以把握以下三個觀察重點,就能知道孩子是否有立即的危險性,必須馬上就醫:
 
1. 觀察外觀:
  • 孩子的肌肉是否有力氣   
  • 是否還會玩或是與家長互動良好
  • 哭鬧是否能被安撫     
  • 眼睛是否炯炯有神
  • 哭聲是否宏亮
2. 觀察呼吸:
  • 孩子有無異常呼吸聲音     
  • 有無張嘴抬高下巴呼吸
  • 有無身體前傾雙手撐著膝蓋呼吸 
  • 有無邊呼吸邊點頭
  • 有無胸骨上緣凹陷       
  • 有無肋骨肌肉凹陷
  • 有無鼻翼搧動(呼吸費力,可明顯看出鼻孔一張一合)
3. 觀察循環狀態:
  • 是否臉色蒼白、嘴唇發紫、四肢冰冷  
  • 是否小便減少
  • 是否皮膚出現大理石狀斑塊
  • 是否哭鬧卻無眼淚
  • 是否身上出現皮疹
 
若有以上其中一項狀況異常,就應該立即就醫。
 
 
小叮嚀
若是孩子沒有以上三項外觀、呼吸、循環的變化,則可先觀察疾病,不需立即將孩子帶到急診室去,在診所或是醫院門診治療即可。若是以上三項觀察重點中的任一項有異常情形則需立即就醫治療。
 
 
應立刻帶孩子就醫的幾種狀況
  • 發燒伴隨意識不清與活動力減低
  當孩子感冒發燒時,總是讓家長很著急。事實上,發燒是人體在生病時為加強抵禦疾病能力產生的本能保護反應。孩子正常的體溫應維持在攝氏36.5度左右,可是一旦體溫上升到攝氏38度以上,就顯示孩子有發燒的現象,家長要格外留心孩子的身體狀況。
  發燒時有時會手腳冰冷,這是因為腦部設定的體溫定位點上升,若當時體溫未達定位點身體會相對的覺得冷,開始不由自主的顫抖肌肉增加熱量,並讓四肢的血管收縮減少熱量散失,這個時候可以替孩子加個外套和襪子,注意保暖。  
  發燒並非罕見的問題,它是反應身體狀況的表徵之一,可是發燒若伴隨意識不清與活動力減低,或使用退燒藥體溫降下來後活動力卻依然無法恢復、食欲不佳、小便少,這時候就應該考慮帶孩子就醫治療了。       
  • 熱性痙攣
  部分孩子在高燒到39、40度的時候,會出現「熱性痙攣」的現象──也就是孩子意識不清、眼睛向上吊、嘴唇黑紫、手腳不停抽動、僵直等情形,發作時間從數十秒到數十分鐘不等,但大部分可以在10分鐘內解除症狀。發作年齡範圍從6個月到6歲,最常發作於1到1歲半的孩子身上,與腦部尚未發育成熟、抑制抽搐機轉不發達有關。熱性痙攣通常在發燒的3到5分鐘內會停止,常與個人體質和家族遺傳相關,且為良性,長大就無此症狀了。如果家族有熱痙攣病史,就應格外留心孩子的狀況。
  以下幾個時機應該立刻帶孩子就醫:痙攣第一次發作、發作時間超過10分鐘以上、發作後神智無法恢復、出現無法呼吸或發紺的情形、病童發作時有撞傷或其他外傷。
  發作時父母應注意孩子眼睛轉動的方向、手腳單側或雙側抽動、痙攣時間長短、意識狀態等等,將有助於醫師的診斷,如果孩子連續痙攣兩次以上,也最好帶孩子就醫確認有無其他疾病的可能。
       
Tips孩子抽搐別驚慌!
小朋友抽搐發作的當下,家長往往驚慌失措,但千萬別因為擔心孩子咬傷舌頭而將手、湯匙、毛巾等塞入口中,這樣反而會增加呼吸道阻塞、口腔受傷的危險,可將孩子扶成側躺姿勢,讓口中的分泌物自然流出。
 
  • 嘴唇發紫
  唇色發紫、面色蒼白皆是末梢循環不良的表現,如果孩子活動力無異常,可以從改善循環、加強四肢保暖做起;如果還合併有眼神渙散、呼吸急促、四肢無力、意識不清的現象,表示已經有心肺功能受損,腦部缺氧的情形,一定要立刻送醫。       
  • 呼吸急促
  正常情況下,1歲以下的孩子1分鐘呼吸約30到40下,如果呼吸次數超過60下,就算是呼吸急促(1到6歲的孩子,正常每分鐘呼吸約30下,超過也算呼吸急促)。
  孩子呼吸急促的原因很多,比方說呼吸道感染、過敏、氣喘、休克等。不過小朋友有時呼吸不太規律,家長並不容易評估,可以改為觀察孩子有無鼻翼搧動(呼吸費力,可明顯看出鼻孔一張一合)、胸窩凹陷、胸廓起伏劇烈、發出不適的喘鳴聲,有上述狀況應立即就醫治療。       
  • 持續嘔吐
  「腸胃問題」、「腦部問題」是引發嘔吐常見的原因。當孩子出現嘔吐情形,其實家長不太容易區分是肇因於腸胃不適或是腦部病症,可是只要孩子精神、活動力、食欲都沒有異常,可以先觀察一下再決定是否需要就醫;但如果孩子嚴重嘔吐不止、吐到出現黃綠色的膽汁或是噴射狀嘔吐,就一定要立刻送醫。       
  通常停止進食後腸胃問題引起的嘔吐會改善,但若嘔吐的原因是因為腦部疾病,孩子嘔吐情形會持續存在且會伴隨其他神經的症狀。
 
  • 脫水
  在發生嘔吐、腹瀉或其他急性疾病食欲不佳時,人體可能會出現脫水的現象。輕微脫水常見徵狀有:面色蒼白、嘴唇乾燥、皮膚乾燥、口乾舌燥、解尿次數和小便量變少、心跳加快等,可以藉著補充水分改善。但嚴重脫水會有心跳加速、眼窩凹陷、囟門凹陷(小嬰兒才有)的情形,建議家長立刻帶孩子就醫。      
  • 意識模糊
  孩子生病時,有時因身體不適與疲累所以超過習慣的起床時間仍在熟睡,這時家長可以試著叫醒孩子,如果能回答簡單的人事時地物,或是孩子清醒時活動力沒有問題,家長就不需過度擔心。       
  如果是還不懂得如何表達的小嬰兒,可以觀察哭鬧的反應、眼皮是否自動張開、眼神有無呆滯渙散、看起來是否四肢疲憊無力、有無疼痛反應等,若有以上症狀就是立即送醫的時機了。       
  • 外觀無異,但頭部受強力撞擊
  孩子活潑好動,有時蹦蹦跳跳玩耍卻不小心從高處跌落,或者在車禍時受到強力的震盪,這些時候外觀不一定有異常。孩子的身體瘦小脆弱,如果強力碰撞到頭部,就會有腦出血、腦震盪的可能,在發生後的72小時是觀察的關鍵時期,及早發現及早治療,有後遺症的機率也較小。一般在就醫後醫師仍會請家長們持續觀察3個月,徹底排除掉異狀或是有後遺症的可能。    
 
頭部受到強力撞擊後的觀察重點如下:
(1)昏睡或無法叫醒(意識逐漸不清,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無法辨別)。
(2)有噁心、嘔吐的現象。
(3)抽搐(痙攣)。
(4)眼睛症狀:包括瞳孔一邊擴大、不正常的眼球震顫、複視與視線模糊等。
(5)一側肢體運動困難、乏力,感覺運動遲緩或行走困難。
(6)劇烈頭痛、頭昏。
(7)注意力不集中或性格改變(即病人的行為異於常態)。
(8)不尋常的煩躁不安。
(9)脈搏呼吸不規則。
(10)其他特殊變化。
(11)對於嬰幼兒應注意其活動性及飲食量是否有異常現象。
 
  所謂的急診是指病情危急須立即處理,或是有生命危險的狀況才需急診。這些病人需耗用醫師大量的精神、體力與時間來照顧。而非病人感覺很不舒服,希望醫生趕快幫忙緩解痛苦,就到醫院掛急診。在急診中看診的順序並非先來先看,而是病情嚴重的先看。
  除了少數大型醫學中心等級的醫院有充足的兒科急診醫師輪值外,一般醫院急診室的兒科急診室大多只配置一名兒科醫師輪值,因人力有限,所以就診時如發現生病的孩子很多,還請家長們耐心等候。
 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